第一就是浮躁风。有的人写论文的目的只是为了评职称,评教授、博导,是为了拿毕业证,拿学位证书,只要有论文就行了,发表是目的,引用不引用无所谓,不管天下还有谁跟他做一样的工作。还有人认为,引用了别人的观点,自己不就算不上创新了嘛?为了戴上创新的帽子,宁愿掩耳盗铃。确有这样的事,我不引用,我不犯错误,但我引用了我就评不上一等奖,为什么?不是原创性了!这是对原创性的片面认识。有了青藏高原,才有喜马拉雅山,才有珠穆朗玛峰。没有这三个层次,就没有珠穆朗玛峰。可是,我们许多论文给人的感觉就是,看不出他的基础工作,同行的工作,不知道他的“青藏高原”在哪,“喜马拉雅山”在哪,但是你已经知道他是“珠穆朗玛峰”了,是世界领先了,这就是浮躁风。
第二个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,自我谦虚,同时又文人相轻。谦虚使自己原来做得很好的工作不引用。一个科学家从事工作十几年,他发表论文起码有二三十篇,他自己写文章从来不引用自己以前的文章,他认为那是丢脸的,要被别人说是自引,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人们认为自引不好。科学技术的连续性、发展性要求不管是谁的,是对的就可以引用。文人相轻使得不屑于引用别人的论文。
第三个原因就是科学历史造成了我们引用少。什么叫科学历史?因为现代科技对中国人来讲是个外来文化,都是舶来品,因此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引用的。没有引证的需要,没有形成传统。而在西方发达国家,引用是一个传统,是科技界的道德,第一道德就是要引用,公开说张三干的就是比我好,这就是西方传统。
第四个原因还要归因于我们在科学技术上不成熟。我们在科学技术上稳定的发展科技才30年,这30年对我们来讲很宝贵。但是,我们要实事求是的说,人家已经发展了200年、300年。科学技术上的不成熟导致了我们缺乏引用,但我们不能等到成熟了才行,我们要跨越式的发展。
所以,我倡导提高学术论文引用率,一个是写论文的专家要多引用论文,包括别人的论文和自己的论文;二是从事科技管理的专家要鼓励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引用率,把这两件事做好,我相信中国学术论文的质量会逐渐提高。
(摘自2008年3月6日《人民日报》)